雕成虎形的玉。
◎琥 hǔ
名词
(1) 虎符
琥,发兵瑞玉。 ——《说文》
(2) 瑞玉,古代的一种形似老虎的礼器
【午集上】【玉字部】
【唐韻】呼古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火五切,音虎。
【說文】發兵瑞玉,爲虎文。
【長箋】漢銅虎符,全體中分,作漢篆,又古玉虎符,扁體不全,形不㪉體,亦無字,故曰龍文。與瓏同義。當卽虎字加玉,轉註以別于銅符也。 又玉器。
【左傳·昭三十二年】賜子家子雙琥。
【註】琥,玉器。
【禮·禮器】琥,璜爵。
【周禮·春官】以白琥禮西方。
【註】爲虎形,虎猛,象秋嚴。 又【韻會】琥珀,松脂入地所化。
【易·乾卦則各從其類也疏】異類相感者,若琥珀拾芥,皆冥理自然,不知其所以然也。
【前漢·西域傳】作虎魄。詳前珀字註。考證:〔【周禮·春官】以白琥禮西方。
【註】爲虎形,虎猛,象秋聲。〕 謹照原文聲改嚴。